-
专家论坛
- 名家文章
名家文章
上古医药与新冠肺炎疫情
李海涛 博士 教授 博导
今天,从摩洛哥回来第六天,本没想写些什么,但看到愈演愈烈的新冠肺炎疫情,觉得也应告诉大众一些情况。希望大家对防治疫情有些帮助。
去年,我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开的课程《上古医药》和《水疗康养》,以及在南京崇正书院讲课,再三向学生强调今年年底至明年春天必有大疫,要大家做好防范工作,也告诉同学们:下学期开学,我的学生一个不能少!预示这场温疫会引起许多人死亡的,年轻人也不例外,它和普通的流感是不一样的,先从一些基本概念讲吧。
上古医药认为时行民病,疫疠是可以预测的,人与天地相参、相应,五行周环,六气调和,外则四时顺调,不生灾眚,内则人体脏腑,经络的顺畅调和,不生疾病。若四时之气,失时失度而至,则灾眚,疾病随之而见。
时行,又称时行之气、时气,指感受四时不正之气,引起多人同时发病,症状相似的流行性疾病。时行民病,是五运六气理论中的涉及的具有一定时间的特征的疾病或病症,具有病势剧烈,人与人相传,并且跨地域流行特点,疫疠指病势剧烈,具有传染性的”时行民病”。温疫一般指病原体来自于地上的传染病,温疠则指病原体来自于空中的传染病。
时行民病、温疠的发生依赖四时不正之气,或逆于正常的乖戾之气所致,疾病剧烈而危重,兼具传染性特点,一户或一方皆相染易,病状相似,病势危急或治类同,它的发生和一定的自然、人体条件相关,而自然、人体条件的运行存在客观规律。通过上古医经及五运六气原理与格局可以揭示其规律。
上古医药认为病毒即来自于中文的描述,来到地球已有36亿年,是较简单的含DNA或RNA病原体,必须附着并依赖其它细胞器复制而存在,细菌与病毒是一对矛盾体,互相侵噬互相依赖,肠道有肠道菌群,也有肠道病毒群,由于病毒必须在细胞内复制,所以目前许多西药无法进入细胞内抑制病毒复制,故疗效欠佳,目前人类发现病毒不超过6000种,但只占自然界病毒总数的约1%,而发现一半以上的病毒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,病毒尤其RNA病毒存在变异性,新冠病毒属于冠状病毒也会不断变异。这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。
五运六气认为,2019及2020年按六十甲子年的时间表周期性,2019年是已亥年,2020年是庚子年。已亥年:厥阴风木司天,少阳相火在泉,该年运气,厥阴之胜,耳鸣头眩,愦愦欲吐,冒鬲如寒。大风数举,倮虫不滋,胠胁气并,化而为热,小便黄赤,胃脘当心而痛,上支两胁,肠鸣飧泄,小腹痛,注下赤白,甚则呕吐,鬲咽不通,厥阴之胜,治以甘清,佐以苦辛,以酸泻之,少阳在泉,少阳之复,大热将至,枯燥燔蒸,介虫乃耗,惊瘛咳衄,心热烦躁,便数憎风,厥气上行,面如浮埃,目乃瞤瘛,火气内发,上为口糜呕逆,血溢血泄,发而为疟,恶寒鼓慄,寒极反热,嗌络焦槁,渴引水浆,色变黄赤,少气脉萎,化而为水,传为腑肿,甚则入肺,咳而血泄,尺泽绝,死不治,少阳之复,治以咸冷,佐以苦辛,以咸软之,以酸收之,辛苦发之,发不远热,无犯温凉。
已亥之岁 ,厥阴风木司天,少阳相火在泉,,中见乙金,辛水、丁木、癸火、已土,不及之运,终之气(小雪至大寒), 主位少羽水,客气少阳火。畏火司令,阳乃大化,蛰虫出见,流水不冰,地气大发,草乃生。人乃舒,其病温疠,法宜治少阳之客,以咸补之,以甘泻之,以咸软之,岁谷宜丹,间谷宜豆。
由此可见,2019年小雪至大寒有温疠流行,症状类似感冒:咳嗽、发热,引发水肿,水气入肺,极类似新冠肺炎疾病的症状表现,即肺部炎症、发白、粘液过量分泌,呼吸困难至死。
已亥之岁,终之气,其病温疠。古人强调“气运虽有定数,犹有变焉,必知常达变,在地推天、人邪气变化规律的基础之上,结合临床实践,因时、因地、因人辨证制宜”。虽当盛之岁亦和。至于凶荒兵火之后,虽应微之岁亦盛。理数自然之道,无足悟者”。吴瑭在其《温病条辨 .上焦篇》曰“夫大明生于东,月生于西,举凡万物,莫不由此少阳,少阴之气以为生成,故万物皆可名之曰东西。人乃万物之统领也,得东西之气最全,乃与天地东西相应,其病也,亦不能不与天地东西之气相应”。天地之运行阴阳和平,人生之阴阳亦和平。安有病哉,天地与人之阴阳,一有所偏,即为病也,偏之浅者,病也浅,偏之深者病也深。
主气,应节候而分布。岁以为常者也,客气随司天而递迁,六期而复始者也,而主客有加临、有相得,不相得之宜,主客同气,或母子相生为相得,主客畏制为不相得,以子临母为不当位,不相得,不当位,则易病。
主气为常,客气为变。在特定五运六气条件下,自然气候出现反常状态,属主客气不相得,不当位不当之气,非时邪气盛行,人体难以调适,失去平衡,易引发温疠。已亥岁,少阳相火在泉,与终之气的客气相应,虽病温疠,《素问》又言其民康平或人舒,温疠病势有趋缓之兆。
去年年底至今年二月,时节又有所变化,首先进入庚子年,并进入初之气,我们以为时令有所改变,治疗法则亦有所变化。与西医看法相对应,即新冠病毒经过一段时间流行致病后,已有所变异,这时就应调整药物和治法。
庚子年,坚成之纪,岁金太过,燥气流行,肝木受邪,民病胁,小腹痛,目赤眦痒,耳无闻,体重烦冤,胸痛引背,胁满引小腹,甚则咳喘逆气,肩、背、尻、股、膝、髀、腨、胻、足痛,为火所复,则暴痛,胠胁不可反侧,咳逆,甚而血溢太冲绝者死。
庚子年,少阴君火司天,阳明燥金在泉,气化运行先天。初之气,太阳水加厥阴木,民病关节禁固,腰睢痛,中外疮疡;二之气,厥阴风木加少阴君火,民病淋,目赤,气郁而热;三之气,少阴君火加少阳火,民病热厥心痛,寒热更作,咳喘目赤;四之气,太阴土加湿土,民病黄瘅、鼽衄,嗌干吐饮;五之气,少阳火加阳明金,民乃康;终之气,阳明金加太阳水,民病上肿咳喘,甚则血溢,下连少腹,而作寒中,治法宜咸以平其上,若热以治其内,咸则软之,苦则发之,酸以收之。
宋代陈无择云:夫阴阳升降,在天在泉,上下有位,左右有纪,地理之应,标本不同,气应异象,顺逆变生,太过不及,悉能病人。世谓之时气者,皆天气运动之所为也,今先次地理本气,然后以天气加临为标,有胜有复,随气主沉,则悉见本源矣。本气自大寒后,凡一气所管六十日,八十七刻半为本气,后以天之六气临御,观其逆从,以药调和,使上下合德,无相夺伦。此天地之纪纲,变化渊源,不可不深明之。
庚子年,初之气(2020.1.19-2020.3.19)主气为厥阴风木,客气为太阳寒水,“地气迁,热将去,寒乃始,蛰复藏,水乃冰,霜复降,风乃至,阳气郁。民反周密,关节禁固,腰睢痛,火暑将起,中外疮疡”。亦即早春遇“倒春寒”,春气发生不畅,易起寒潮大风,时行雨雪。由于初春生发之气被冬气寒水郁遏,故多发外寒内热证外感。故治法宜:润燥泻肺,疏散郁热,行气柔肝,兼顾脾胃,兼顾心阳。药物治疗宜:青龙白虎汤(青橄榄30g、白萝卜60g),黄连上清丸、生脉饮、辅酶Q10,上古医药食疗:唐人树金花茶、益生元、复合益生菌、驼奶,即可防治温疫(新冠肺炎)。
庚子年,二之气,2020.3.20-2020.5.20,主气为少阴君火,客气为厥阴风木。“阳气布,风乃行,春气以正,万物应荣,寒气时至,民乃和,其病淋目瞑目赤,气郁于上而热。风行阳布,风助火行,虽乃时有小寒潮反复,总体天气回暖,万物复苏,人体正气提升,外感逐渐减少,但由于少阳相火在泉,遇少阴君火,故温疠会有些反复,特别是老幼及亚健康人群,此时宜散风清热,润养阴津,药物治疗宜:黄连上清丸、生脉饮、六味地黄丸、辅酶Q10择时而用。上古医药食疗:唐人树金花茶、益生元、复合益生菌、驼奶,可防治时行疫病,而只有至2020.5.21日,这波引发的新冠病毒将随风飘散,时行疫疠解除。
2020年时值第79甲子下元,故大司天为厥阴风木,少阳相火在泉,而少阳相火和少阴君火之年最易发生温疫,且风火相煽,火势更旺,温疫更加感重,故需清风祛火。黄连上清丸具散风清热,泻火止痛,清肠道之病毒,祛肺胃之热感,再加生脉饮补肺肾之阴;六味地黄丸补肾阴,肾阴上水交于心火,使心火不致太旺,煎熬肺金;辅酶Q10具抗病毒作用并补心、肝、肺之功能不足;唐人树金花茶含有冠突散囊菌,具抗病毒、抗菌之功效;复合益生菌则补充肠道之双歧杆菌、乳酸杆菌等。提升人体之正气,古人云: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。正气在现代医学即谓人之免疫力。
古代医人李天池认为:“疫毒之伤人,先伤气与津液,其次伤精血,其次伤五脏六腑”,且“疫乃烈焰之邪火,救之稍迟,肠胃为之糜烂”,故疫火必以药治,而已未庚申之年“火土行政”。病本于肺与肾,肺金受火之燥烁,肾水受相火之煎熬,复被土克,其伤甚矣。“若不滋养肺金之津液,不救肾水之真阴,不泻相火之强盛,不审岁气以用药,其不死者几稀矣。故“疫火必以药治”,观人之强弱,按症之轻重,初起时或日服一剂,至三剂止,病宜早治,疫不可拖。
温疫之治,《素问.至真要大论》总结之,即高者抑之,下者举之,有余折之,不足补之,佐以所利,和以所宜,必分其主客,适其寒温,同者逆之,异者从之。
最后,岁气流火外因虽难避免,内因“人积温病深浅”却可自控,于未病之前,避温病之伏热,节饮食之辛温,惧风寒之传里,“即偶沾疫疠,可无生命之忧”,故守身在我,可患于六气耶?